主要研究领域是城市污水处理与资源化,致力于开发高效、稳定、经济的新型城市污水处理新技术。主持科研项目3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面上项目。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高质量论文17篇,授权发明专利4项,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开发了太阳能驱动的膜蒸馏和过一硫酸盐(PMS)高级氧化联用新技术用于污水净化,通过能带工程策略设计合成了非金属的高光热转换效率的黑色g-C3N4材料(62% at 808 nm),为设计合成新型非金属高光热转换效率材料提供了新的策略。设计并合成了高效稳定的Ni@NiO异质结催化剂,用于PMS高级氧化技术以降解水体中的有机污染物;(2)制备了一系列聚多巴胺修饰的石墨相氮化碳/钴铁钨酸盐和聚吡咯修饰的石墨相氮化碳/钴铁双氢氧化物复合膜,将光活化PMS和膜过滤结合起来用于水处理;(3)构建了微生物耦合光催化硝基苯还原体系,设计了用于环境电子媒介快速检测的微生物与基于三氧化钨纳米探针的试纸耦合体系,开发了环境友好的微生物絮凝剂和吸附剂,有望应用于实际的废水处理。
2009.9-2015.6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应用化学 |
 博士学位 |
 研究生(博士)毕业 
2004.9-2008.7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化学 |
 学士学位 |
 大学本科毕业 
2018.3-至今
 化学与化工学院 |
 合肥工业大学 |
 无 |
 在职 |
 副研究员 
2015.6-2018.3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无 |
 出站 |
 无 
邮箱:19b3da0db78f1bdeb5f3bb7b184ab1c7199defc0eb6cc314bcd23e0f98c972a50ebad6bb8021526cde0a4fe00d3bfd1c0637521c8f2c7d753ab73f807cd18695aa69f12184f6ef8cf67adcce163cde2b0fee661818ac98d90145bc44c3d6d724f3ae75692317d30a4b06a06420c0b9b46d09cc9476bebf824fda6de2473048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