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东  (副教授)

博士生导师 硕士生导师

电子邮箱:

所在单位:电气工程系

学历:博士研究生毕业

办公地点: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逸夫楼816

性别:男

学位:博士学位

在职信息:在职

学科: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电气工程其他专业

个人简介

        杨晓东,博士,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博新计划”入选者。致力于智能配用电系统运行控制方面的研究工作。2015年在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能源互联网研究室交流学习,导师为赵波教高(教育部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校企联聘学者);2017年至2019年在美国罗德岛大学CISA实验室进行联合培养,导师为IEEE Fellow何海波教授;2019.3年至2022.1受“博新计划”资助,在华中科技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程时杰院士、文劲宇教授课题组(思构:http://sgo.hust.edu.cn/)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22年2月人才引进加入合肥工业大学,电能高效高质转化全国重点实验室青年骨干。

        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合作主持联合基金重点资助项目)、博新计划、中国博士后基金面上项目、湖北省择优资助项目各1项、中央高校科研项目2项;以aPI身份负责开展执行国基面上项目和浙江省自科面上项目等纵向项目各1项、参与美国海军研究办公室智能电网项目1项;主持国家电网公司委托科技项目多项。指导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3项、浙江省“新苗人才计划”项目3项、浙江省挑战杯项目2项,第三届高校电气电子工程创新大赛总决赛全国特等奖指导教师。

        已在IEEE Trans. Power Systems、IEEE Trans. Ind. Electron.、IEEE Trans. Smart Grid、IEEE Trans. Sustain. Energy、《中国电机工程学报》、《电力系统自动化》、《电工技术学报》等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以第一/通信作者发表SCI/EI论文60余篇,热点/ESI高被引论文2篇,总引用次数3000余次;授权发明专利30余项;研究成果获 2021年度全国“博新计划”优秀创新成果奖;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中国高被引学者TOP1%,IEEE Senior Member。担任IEEE PES Hefei Chapter副秘书长、《中国电力》期刊青年编委。

Google scholar: 

https://scholar.google.com/citations?user=0_m3gVwAAAAJ&hl=zh-CN  

联系方式:

E-mail:xd.yang@hfut.edu.cn;yang_xd90@163.com


【主要研究领域】

聚焦建模、优化、控制与分析技术,提升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配用电系统的安全、经济、灵活运行水平,促进各类能源消纳利用效率,助力“双碳”和“电力市场改革”目标!

Ÿ   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配用电系统:柔性配电系统优化运行、灵活性机制、需求响应、分布式能源并网与交易;低碳电力系统与智慧服务;深度强化学习、对抗生成网络等人工智能方法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Ÿ   弹性电网:自然灾害、网络攻击等极端环境下的配电系统快速故障修复与供电恢复;

Ÿ   电力电子化电力系统:将电力电子设备层功能特性与系统层优化调控有机结合,研究新型电力电子设备在电力系统中的有益作用,以提升高比例新能源接入下的系统运行灵活性;

Ÿ   双极直流配电技术:多电压等级综合电压调控,直流柔性互联设备拓扑设计与控制,源荷承载能力提升,灵活适变运行。


【主持与参与的纵向项目】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考虑差异化需求的柔性配电系统适变运行与交互协同决策研究,2024年01月—2027年12月,主持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类项目(联合基金):基于海量柔性资源在线识别的自组织市场机制与灵活响应方法研究,2023年01月—2026年12月,合作主持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动态广义需求响应支撑的含多微网柔性配电系统优化决策研究,2021年01月—2023年12月,主持

4.  中国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博新计划)项目:含不确定性的微电网群需求响应机理及协调优化的灵活性保障方法研究,2019年07月—2021年06月,主持;(2019年度,电气工程方向全国仅6人入选)

5.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灵活性需求下考虑复杂运行工况的微电网群管控方法研究,2019年10月—2021年03月,主持

6.  湖北省博士后科技活动项目择优资助项目:智能软开关在主动配电系统中的应用研究,2019年10月—2021年03月,主持

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柔性需求响应参与多微网能源供需系统的交互机制与协调调度方法研究,2018年01月—2021年12月,主研、aPI(申报、执行、结题)

8.  Office of Naval Research: Toward a Reliable and Resilient Smart Grid: From Early Warning Detection to Grid Behavior Analysis, 2018年07月—2021年06月,参与(主要负责:研究极端事件发生后统筹分布式电源、新型电力电子设备、可控负荷和储能装置等灵活资源实现弹性配电系统的快速供电恢复方法);

9.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含电动汽车并网的智能微电网关键技术研究,2011年01月—2013年12月,主要参与(执行、结题)(主要负责:研究利用电动汽车智能充放电实现电网的削峰填谷、高渗透率光电并网型微电网中考虑分布式电源消纳的电动汽车充放电策略)。


【代表性论著】

[1]   Xiaodong Yang, Zihao Li, Lijian Ding*, et al. Reconfigurable Converter-Formed Soft Open Point-Assisted Dynamic Restoration for Distribution Systems with Cold-load Pickup [J]. IEEE Trans. Sustain. Energy, 2025, to be published. doi: 10.1109/TSTE.2025.3532911.

[2]   Xiaodong YangZhengli Hu, Hui Fang, Lijian Ding*, Jinyu Wen, Qiuwei Wu, Lei Sun, Jianing Wang. Voltage Control Embedded Resilient Distribution System Restoration Considering Uncertainties [J]. IEEE Trans. Ind. Appl., 2024, 60(4): 5609-5623.

[3]   Xiaodong YangZehao Song, Jinyu Wen, Lijian Ding, Menglin Zhang, Qiuwei Wu, Shijie Cheng. Network-Constrained Transactive Control for Multi-Microgrids-based Distribution Networks with Soft Open Points [J]. IEEE Trans. Sustain. Energy, 2023, 14(3): 1769-1783.

[4]   Xiaodong Yang, Zhiyan Zhou, Youbing Zhang*, Jiancun Liu, Jinyu Wen, Qiuwei Wu, Shijie Cheng. Resilience-oriented Co-deployment of Remote-controlled Switches and Soft Open Points in Distribution Networks [J]. IEEE Trans. Power Syst., 2023, 38(3): 1350-1365.  (热点文、高被引论文)

[5]   Xiaodong Yang, Chongbo Xu, Jinyu Wen, Youbing Zhang, Qiuwei Wu, Wenping Zuo, Shijie Cheng. Cooperative Repair Scheduling and Service Restoration for Distribution Systems with Soft Open Points [J]. IEEE Trans. Smart Grid, 2023, 14(3): 1827-1842.

[6]   Xiaodong Yang, Chongbo Xu, Youbing Zhang*, Wei Yao, Jinyu Wen, Shijie Cheng. Real-Time Coordinated Scheduling for ADNs with Soft Open Points and Charging Stations [J]. IEEE Trans. Power Syst., 2021, 36(6): 5486-5499.

[7]   Xiaodong Yang, Youbing Zhang, Hangfei Wu, Jinyu Wen*, Shijie Cheng. Enabling Online Scheduling for Multi-Microgrid Systems: An Event-Triggered Approach [J]. IEEE Trans. Smart Grid, 2021, 12(3): 1836-1852. (封面)

[8]   Xiaodong Yang, Chongbo Xu, Haibo He, Wei Yao, Jinyu Wen*, Youbing Zhang. Flexibility Provisions in Active Distribution Networks with Uncertainties [J]. IEEE Trans. Sustain. Energy, 2021, 12(1): 553-567.

[9]   Xiaodong Yang, Youbing Zhang, Hangfei Wu, Haibo He*. An Event-Driven ADR Approach for Residential Energy Resources in Microgrids with Uncertainties [J]. IEEE Trans. Ind. Electron., 2019, 66(7): 5275-5288.

[10]   Xiaodong Yang, Youbing Zhang, Haibo He*, Shuaijie Ren, Guoqing Weng. Real-Time Demand Side Management for a Microgrid Considering Uncertainties [J]. IEEE Trans. Smart Grid, 2019, 10(3): 3401-3414.

[11]   Xiaodong Yang, Haibo He*, Youbing Zhang, Yu Chen, Guoqing Weng. Interactive Energy Management for Enhancing Power Balances in Multi-Microgrids [J]. IEEE Trans. Smart Grid, 2019, 10(6): 6055-6069.

[12]   Xiaodong Yang, Guofeng Wang, Haibo He*, Junjie Lu, Youbing Zhang. Automated Demand Response Framework in ELNs: Decentralized Scheduling and Smart Contract [J]. IEEE Transactions on Systems, Man, and Cybernetics: Systems, 2020, 50(1): 58-72.

[13]  Xiaodong Yang, Haibo He*, Jie Li, Youbing Zhang. Toward Optimal Risk-Averse Configuration for HESS with CGANs-based PV Scenario Generation [J]. IEEE Transactions on Systems, Man, and Cybernetics: Systems, 2021, 51(3): 1779-1793.

[14]  Xiaodong Yang, Wentao Jiang, Jing Ma, Da Xu, Chengjia Zhang, Yue Yang, Zhicheng Xu, Flexibility provision by virtual power line and soft open point in AC/DC distribution systems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lectrical Power & Energy Systems, Volume 166, 2025, 110528.

[15]  Xiaodong Yang, Youbing Zhang*, Bo Zhao, Feiteng Huang, Yu Chen, Shuaijie Ren. Optimal Energy Flow Control Strategy for a Residential Energy Local Network Combined with Demand-side Management and Real-time Pricing [J]. Energy and Buildings, 150(2017): 177-188. (一区, 中科院TOP)

[16]  Xiaodong Yang, Yanyan Wang, Youbing Zhang*, Wei Yao, Jinyu Wen. Impact Analysis of Cyber System in Microgrids: Perspective From Economy and Reliability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lectrical Power and Energy Systems, 2022, 135: 107422. (JCR一区)

[17]  杨晓东刘蕊宁,吴红斌,方慧,杨越,丁明. 含高比例新能源柔性配电系统的事件驱动型差异化运行调控方法[J]. 电力系统自动化,2025,49(6): 66-77.

[18]  杨晓东,张有兵*,赵波,周文委,翁国庆,程时杰.供需两侧协同优化的电动汽车充放电自动需求响应方法[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7,37(1):120-129. (2018年度中国电机工程学报“高影”)

[19]  杨晓东,张有兵*,蒋杨昌,谢路耀,赵波.微电网下考虑分布式电源消纳的电动汽车互动响应控制策略[J].电工技术学报,2018,33(2):390-400. (2018年度中国电工技术学会)

[20]  杨晓东,张有兵*,卢俊杰,赵波,黄飞腾,戚军,潘红武.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能源局域网储能系统自动需求响应[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7,37(13):3703-3716. (知网下载量2600余次)

[21]  杨晓东,任帅杰,张有兵*,赵波,黄飞腾,谢路耀.电动汽车可调度能力模型与日内优先调度策略[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7,41(2):84-93.

[22]  杨晓东,张有兵*,任帅杰,赵波,翁国庆,戚军.含高渗透率光伏发电并网型微电网中的电动汽车优化调度方法[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6,40(18):15-23.

[23]  杨晓东,张有兵*,赵波,周文委,翁国庆.考虑规划需求的EV充电桩集群管理系统通信方式综合评价[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5,39(24):63-71+86.

[24]  杨晓东,张有兵*,翁国庆,赵波,高翔.基于虚拟电价的电动汽车充放电优化调度及其实现机制研究[J].电工技术学报,2016,31(17):52-62.

[25]  卢俊杰,杨晓东,张有兵,翁国庆,王力成,徐志成. 含多端柔性软开关的互联配电系统故障恢复优化决策方法[J].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23, 43(12): 4554-4567.

[26]  张有兵,林一航,黄冠弘,杨晓东*,翁国庆,周致言. 深度强化学习在微电网系统调控中的应用综述[J]. 电网技术, 2023, 47(7): 2774-2787. 

【讲授课程】

    电力系统稳态分析(本科),人工智能基础(本科)

    电力系统规划(研究生)

【所获荣誉】

1.  国家人社部“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博新计划)入选者;

2.  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入选者;

3.  中国高被引学者TOP1%

4. 高校电气电子工程创新大赛全国特等奖(第1指导教师

5.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优秀指导讲师奖;

6. 南瑞继保奖教金;

7. 浙江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

8.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优秀作者.


【博士/硕士研究生招生】

Ÿ   博士研究生:学术博士(电气工程)、工程博士(能源动力)

Ÿ   硕士研究生:电气工程(学硕、专硕,二级学科: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欢迎电气工程(能源动力)、自动化、计算机等相关专业背景的推免生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报考支持学生参与国内外交流学习。

在“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和“电力市场改革”国家战略背景下,分布式智能电网的智慧运行与精细控制方式亟需探索,在新能源分布式并网消纳、新业态管控、多能源互联、分布式能源交易、灵活性提取、可靠供电等方面存在诸多重大理论和技术挑战需被突破,未来智慧配用电领域的发展轨迹由你来书写!热忱欢迎勤奋踏实、有志于从事智慧能源电力前沿技术的同学加入一起奋斗!

招收优秀本科生进组开展挑战杯、创新创业、互联网+等课外科技竞赛活动,给予优秀学子发放科研劳务支撑。组内本科生曾保研至华中科技大学、浙江大学、山东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北电力大学等。

第三届高校电气电子工程创新大赛,《基于事件驱动机制的新能源配电网适变运行系统》(团队成员:王惠群、丁兴、陈卫靖、李高和),全国特等奖

2024届本科优秀毕业设计(论文),李自豪。

教育经历

[1]   2019.3-2022.2

华中科技大学  |  电气工程  |  博士后  |  博士后

[2]   2015.1-2015.12

国网浙江省电科院  |  电气工程  |  联合培养博士生  |  联合培养博士生

[3]   2017.3-2019.1

University of Rhode Island  |  电气工程  |  联合培养博士生  |  联合培养博士生

[4]   2012.9-2019.3

浙江工业大学  |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  博士学位  |  博士研究生毕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