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汪亦显,教授,博士生导师,合肥工业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所长,长期从事岩土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等科学研究,面向交通基础设施建造技术(地铁建造、路桥隧施工影响及灾害控制)、岩土工程技术应用、固废资源化利用等方面的科学研究。连续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主持国防科技基础加强计划 1 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其他计划或平台类课题10 余项,校企合作联合科技攻关 50 余项;发表国际高水平论文 140余篇(近 5 年一作/通讯 40余篇),总被引 3800 余次,h 指数 36,ESI 全球高被引论文10 篇(全球前1%),ESI 热点论文 4 篇(全球前1‰);获湖南省自然科学奖,安徽省科技进步奖,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科学技术奖、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科技进步奖等国家一级行业学会及省学会/协会类科技奖 20余项(含省级自然奖特等1项);授权国家专利60余项;编著教材4 部,制订省级标准 6部;受聘Applied rheology编委,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Deep Undergroun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西南交通大学学报、三峡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等学报中青年编委;兼任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地下工程分会常务理事,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分会桩基础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交通岩土分会委员,中国公路学会隧道工程分会理事,中国兵工学会爆炸与安全技术学会委员,安徽省建设科技专家委员会委员,安徽省科技评审专家,安徽省工程勘察与地基基础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安徽省城市建设与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安徽公路学会桥梁与隧道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合肥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特聘专家、芜湖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特聘专家,人民交通出版社地下工程专家等。
教育经历
[1] 2010.1-2012.1
University of Toronto
|
岩土工程
|
博士学位(CSC联培)
|
联培博士生
CSC联培
[2] 2007.9-2010.1
中南大学 | 岩土工程 | 博士学位 | 博士研究生毕业
[3] 2004.9-2007.6
中南大学 | 工学 | 硕士学位 | 硕士研究生毕业
[4] 2000.9-2004.6
武汉工程大学 | 土木工程 | 学士学位 | 本科(学士)
工作经历
[1] 2020.12-至今
合肥工业大学
|
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
|
教授
|
博士生导师
[2] 2015.12-2020.12
合肥工业大学
|
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
|
副教授
|
硕士生导师
[3] 2012.6-2015.12
合肥工业大学
|
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
|
讲师
|
硕士生导师
社会兼职
-
[1] 2023.12-至今
安徽省城市建设与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 -
[2] 2020.5-至今
安徽省工程勘察与地基基础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 -
[3] 2022.1-至今
安徽省科技评审专家 -
[4] 2020.1-至今
安徽省建设科技专家委员会委员 -
[5] 2024.1-至今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分会桩基础专业委员会委员 -
[6] 2023.6-至今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地下工程分会常务理事 -
[7] 2018.1-至今
中国兵工学会爆炸与安全技术学会委员 -
[8] 2016.6-至今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交通岩土分会委员 -
[9] 2017.5-至今
中国公路学会隧道工程分会理事 -
[10] 2020.3-至今
人民交通出版社隧道及地下工程专家 -
[11] 2021.1-至今
合肥轨道交通集团特聘专家 -
[12] 2019.1-至今
芜湖轨道交通集团特聘专家 -
[13] 2018.6-至今
安徽公路学会理事 -
[14] 2021.1-至今
Applied rheology 编委 -
[15]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中青年编委
-
[16] 2023.1-至今
Deep Undergroun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中青年编委 -
[17] 2023.1-至今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中科院一区)中青年编委
其他联系方式
邮编:
通讯/办公地址:
团队成员
团队名称:HFUT交通基础设施建造影响与控制课题组
团队介绍:1、郭盼盼,博士,讲师
2、胡学龙,副教授,博士,联培博士后
3、牛草原,博士,企业联培博士后
4、陈功,博士,全日制博士后
5、薛鹏徽,博士生
6、盛明宏,博士生
7、赵昊磊,博士生
8、汪朝阳,博士生
课题组聚焦岩土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路基边坡、桩基工程、电力基础设施等建造影响与控制科学研究,主要为解决城市地铁建造、桥梁下部结构、路基边坡、深大基坑、电力塔基等关键工程技术难点和瓶颈问题,开展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等研究,深入拓展相关理论技术的应用场景,夯实学校“工程基础厚、工作作风实、创业能力强”人才培养,落实学院“为江河安澜,为广厦万千”发展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