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个人信息Personal Information
教授
博士生导师
硕士生导师
教师拼音名称:sunfei
电子邮箱:
学历:研究生(博士)毕业
学位:工学博士学位
毕业院校:华中科技大学
日本京都大学、九州大学、岛根大学教授来访我校交流
发布时间:2025-10-13 点击次数:
为深化我校与日本高校在核聚变与能源材料领域的合作与交流,日本京都大学Xu Qiu教授、九州大学Tokunaga Kazutoshi教授、岛根大学Miyamoto Mitsutaka教授于2025年10月13日应邀来访我校交流。三位教授在孙飞教授的陪同下参观了学院科技成果展示厅,详细了解我院在聚变堆材料设计、等离子体与表面相互作用、高性能合金研发等方面的科研布局与代表性成果。三位教授对我院在基础研究与应用转化方面取得的进展表现出浓厚兴趣,尤其赞赏我们在钨基复合材料、氢氦滞留行为领域取得的突出成绩,并对进一步推动中日双方在相关领域的科研协作和人才培养表达了强烈意愿。
为进一步促进学术互动与技术共享,三位教授分别作了高水平学术报告,为在场师生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前沿学术盛宴。Xu教授在题为《W-YO合金中的Zr/Mo对聚变堆等离子体辐照损伤的影响》的报告中,系统介绍了钼(Mo)和锆(Zr)掺杂的钨-氧化钇复合材料在氦、氘及其混合等离子体辐照下的表面损伤行为。Miyamoto教授的报告题为《Evaluation of hydrogen and helium retention behavior in fusion reactor materials using in-situ TEM and STEM-EELS》,聚焦于聚变堆材料中氢与氦的滞留行为。他介绍了利用原位透射电镜辐照技术与像差校正扫描透射电镜-电子能量损失谱(STEM-EELS)等先进方法,在钨、铍和低活化铁素体/马氏体钢(F82H)中直接观测氦气泡对氢同位素滞留的显著影响,为理解等离子体与材料相互作用提供了关键实验依据。Tokunaga教授则以《Experimental of ELM-like transient thermal loads on ITER specification tungsten》为题,分享了针对ITER规格轧制钨材料在类似边缘局域化模式(ELM)的瞬态热负荷下的响应研究。
本次交流活动不仅拓展了我校师生在聚变材料研究领域的国际视野,也为今后与日本高校在高水平项目联合申报、学者互访、实验平台共享等方面奠定了坚实基础。学院将持续拓展与国际一流团队的实质性合作,共同推进核聚变能源领域的前沿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