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利泉  

硕士生导师

所在单位:运输与物流工程系

学历:博士研究生毕业

性别:男

学位:工学博士学位

在职信息:在职

   

个人简介

郭利泉,男,湖北黄冈人,硕士生导师,20193月在大连海事大学获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工学博士学位,现在合肥工业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运输与物流工程系工作,曾担任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学交通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综合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未来新型交通基础设施运营与管理、交通时空大数据分析与统计建模、智慧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等方向的研究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面上项目1项、青年基金1项)江苏省现代城市交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开放课题1项,合肥工业大学学术新人提升计划项目1项,合肥工业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培育重点项目1项,合肥工业大学博士学位基金项目1,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面上项目4项,参与企业委托项目10余项。目前已在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A/ETransport PolicyComputers & Industrial EngineeringAnnals of Operations ResearchNetworks and Spatial EconomicsMaritime Policy & Management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等国内外高水平SCI/SSCI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担任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A/E、Transport Policy、Maritime Policy & Management和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等期刊审稿人。获2020年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2017年教育部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2015年第十五次中国物流学术年会获奖论文二等奖等多个学术科技奖励。主讲《交通系统仿真》、《运筹学综合课程设计》、《交通运输学》和《管理学》等专业课。每年在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交通运输工程(学术型)、交通运输(专业型)有固定硕士招生指标,欢迎对交通与物流网络优化、交通物流大数据、智慧交通等方向感兴趣的学生报考,希望你:有孜孜不倦的求索精神,愿意从事学术研究事业。另外,也欢迎本科生联系指导大创项目、科技创新创业大赛等。如有意愿请直接以邮箱联系:guoliquan@hfut.edu.cn.


工作经历

[1]   2018.1-2018.12

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学  |  交通研究所  |  助理研究员

[2]   2019.4-至今

合肥工业大学  |  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


科研项目

[1] 不确定环境下考虑燃油和LNG动力混合船队的海运服务网络设计问题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24-2027,40万,主持

[2] 不确定环境下多港口吞吐能力的整合优化问题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2021-2023,30万,主持

[3] 数据驱动的内河船用LNG加注模式选择与泊位分配协同优化模型研究,合肥工业大学学术新人提升B计划,2023-2024,20万,主持

[4] 水路运输交通阻抗建模,江苏省现代城市交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开放课题,2022-2023,10万,主持

[5] 长三角多港口地区主要门户港口整合决策研究,合肥工业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培育重点项目,2020-2023,5万,主持

[6]  面向大规模城市路网的多模式交通网络设计问题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23-2026,46万,参与

[7] 动车组运用计划优化模型与算法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21-2024,48万,参与

[8] 智慧交通车路协同关键技术,合肥工业大学“中央高校优秀青年团队”专项项目,2023-2024,400万,参与


社会兼职

[1]   International Forum on Shipping, Ports and Airports (IFSPA 2022), 分论坛主席

[2]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A/E、Transport Policy、Maritime Policy & Management等期刊审稿人

[3]   中国系统工程学会、中国运筹学学会和中国航海学会等国家学会会员

[4]   世界交通运输大会(WTC)第三届学部委员会运输规划学部技术委员会青年委员(2023-2026)


研究方向

[1]  综合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2]  未来新型交通基础设施运营与管理

[3]  交通时空大数据分析与统计建模

[4]  智慧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招生信息

[1] 硕士生:每年在交通运输工程(学术型)/交通运输(专业型)学科招收保研生1-2名(除普通保研生外,优秀保研生还可申请学院斛兵学子计划,最高可获8万元左右奖励,具体见学院主页),考研生2-3名。

[2] 本科生:欢迎本科生联系指导大创项目(每年1-2项),科技创新创业大赛(已指导学生获得第七届全国高校智能交通创新与创业大赛国家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