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陈斌,博士,副教授,荷兰埃因霍温理工大学客座研究员,IEEE Senior Member (高级会员),合肥市高层次人才(D类,市级领军人才)。2015年获得都柏林大学博士学位(全额奖学金,导师:Prof. Mark Flanagan);2016年至2019年赴荷兰埃因霍温理工大学ICTLab团队和ECO团队担任博士后研究员(合作导师:IEEE Fellow,Prof. Frans Willems; Prof. Alex Alvarado;Prof. Chigo Okonkwo);2019年12月至2020年1月美国诺基亚贝尔实验室访问学者(合作学者:IEEE Fellow,Rene-Jean Essiambre; Dr. Haoshuo Chen)。
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数字信号处理、新型编码调制技术、大容量光纤通信传输技术、无线通信等。已在TCOM(3篇)、JLT(7篇)、TMC(1篇)、JOCN(1篇)、JIoT(1篇)、Optics Lett.(2篇)、Optics Express(2篇)、PTL(4篇)、Comm. Lett.(4篇)、OFC(6篇)、ECOC(10篇)、OECC(5篇)、《电子学报》(2篇)等领域内学术期刊及国际旗舰会议上发表论文80余篇(一作或通讯40余篇),其中SCI期刊论文30余篇(受邀在光通信Top期刊JLT上撰写2篇特邀文章,JLT2018、JLT2023);已获授权美国专利1件,中国专利10余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1项)、青年(1项)等科研项目8项;作为项目骨干参与科技部重点计划研发项目1项;作为主研人员参与欧盟“地平线2020”等6项国际科研项目;亚洲通信与光子学国际会议-青年科学家奖(ACP2022);多次获得国际光电通信会议(OECC2019)、亚洲光通信会议(ACP2018)、全球光电大会(OGC2022)、国际光电通信会议(OECC2023)等学术会议最佳论文奖(3次)、最佳学生论文奖(1次);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做口头报告20余次,其中特邀报告10余次(ECOC2023、OFC2022、OECC2023、ACP2021、APC2021、ECOC2020-workshop等);担任国际学术会议TPC Chair、Session/Track Chair多次(ICAIT2023等);获2020年度王宽诚教育基金资助;安徽省优秀毕业生(2010),安徽省三好学生(2007)。截止于2023年5月,Google Scholar总引用次数超过800次,单篇最高引用超过170次。
其他个人主页
- 荷兰埃因霍温理工大学(TUe)个人主页:https://www.tue.nl/en/research/researchers/bin-chen/ ; https://research.tue.nl/en/persons/bin-chen
- 谷歌学术主页:https://scholar.google.com/citations?hl=en&user=YIR_JsUAAAAJ
- Arxiv主页:https://arxiv.org/a/chen_b_4.html
欢迎感兴趣的研究生报考,加入团队! (联系邮箱:bin.chen@hfut.edu.cn)
招生方向:信息与通信工程(通信与信息处理、信号与信息处理)、电子信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要求:1)具有较好的数学、英语、编程基础;2)“有好奇心”、“有科研兴趣”、“有主动性”和“有文献检索能力”;3)乐观开朗的性格、坚韧不拔的毅力,探讨问题时思维清晰、逻辑性强;4)会踢足球、打篮球就更好了 ^_^
News:
2023.09 团队1篇光纤非线性串扰准确建模(相比现有广泛使用的GN/EGN模型仅适用于双偏正独立复用调制,提出的模型可适用任意双偏正四维调制)的论文被《IEEE Journal of Lightwave Technology》接收,祝贺主要完成人/第一作者梁志伟(2021级研究生)!
2023.07 团队3篇论文被欧洲光通信会议(ECOC2023, 光通信顶会)接收(均为oral),其中2篇为ECOC特邀论文,同时祝贺其中2篇论文的主要完成人/第二作者梁志伟(2021级研究生)!
2023.07 陈斌老师应邀参加国际光电通信会议(OECC2023),并做特邀报告。
2023.06 祝贺团队的第一名研究生凌未以优秀的成绩通过硕士答辩(答辩90分、外审90分),硕士期间以第一/第二作者发表论文4篇(期刊2篇,国际会议2篇)、授权专利1项(第二发明人),祝贺!
2023.05 团队1篇基于神经网络的低复杂度软信息估计算法和实验验证研究工作被国际光电通信会议(OECC2023)接收(oral),并入选Best Paper Award候选,祝贺主要完成人方文凯(2021级研究生)!
2023.05 团队1篇面向单跨光传输的抗非线性四维调制研究论文被《电子学报》(CCF A)接收,祝贺主要完成人梁志伟(2021级研究生)!
2023.04 团队1篇基于四维非线性模型的光通信调制设计的论文被《Optics Express》接收,祝贺主要完成人凌未(2020级研究生)!
2023.03 团队发表的JLT2023特邀请论文被选为 2023 年 3 月的 Popular 论文(涵盖 JLT所有历史论文,总排名 24/50)!
https://ieeexplore.ieee.org/xpl/topAccessedArticles.jsp?punumber=50&topArticlesDate=March%202023
2023.02 陈斌老师获得2022年度合肥工业大学本科生“优秀班主任/班导师”!
2023.02 OFC2023论文的扩展特邀论文在《IEEE Journal of Lightwave Technology》正式见刊! https://ieeexplore.ieee.org/document/9875974/
2023.02 团队获批2项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
2022.11 陈斌老师在亚洲通信与光子学国际会议(ACP2022)上获得青年科学家奖(Young Scientist Award)!(本次奖项颁给40岁以下光通信、光子学领域优秀青年科研工作者)
2022.10 团队1篇针对单跨800G光纤传输设计四维调制格式的的论文被ACP2022接收(oral),祝贺主要完成人/第一作者凌未(2020级研究生)!
2022.09 陈斌老师受邀在第五届光学青年科学家论坛(9月16-19日)做邀请报告。
https://www.opticsjournal.net/Meeting/News/PT21110900006A8D0G.cshtml
2022.08 团队1篇关于多维度几何整形的特邀论文被《IEEE Journal of Lightwave Technology》一审小修接收。
2022.08 团队1篇关于自零差相干光传输收发端设计的论文被《Optics Letters》接收,祝贺主要完成人/第一作者宦正炎(2018级本科生)。
2022.08 陈斌老师受邀在信息光学和光子学国际会议(CIOP2022)、国际光通信与网络会议(ICOCN2022)做邀请报告
2022.07 团队1篇基于模分复用的光载无线通信系统容量分析的论文被《IEEE Communications Letters》接收。
2022.07 陈斌老师作为Track Chair参加第十四届先进信息通信技术国际会议(ICAIT2022)。
2022.06 陈斌老师入选 IEEE Senior Member (高级会员)。
2022.06 团队1篇关于光纤传输系统信道建模的论文被ECOC2022(光通信顶会)接收(oral),祝贺主要完成人/第一作者梁志伟(2021级研究生)!
2022.06 恭喜指导的4名2018级电信工专业同学:庞博(四川大学)、李玺龙(电子科大)、王志涛(北邮)、宦正炎(宾夕法尼亚大学)以优异成绩毕业,并将继续读研深造,祝贺!
2022.03 团队本科生宦正炎同学获得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全球Top10)EE专业研究生Offer,祝贺!
2022.03 陈斌老师受邀在OFC2022(光通信顶会)做特邀报告,题目为“Shaped Four-Dimensional Modulation Formats for Optical Fiber Communication Systems”。
2022.01 团队2篇关于多维度调制的论文被OFC2022(光通信顶会)接收(均为oral),其中1篇为OFC特邀论文。
2021.12 2021年度:团队发表论文8篇(期刊5篇,会议3篇),授权发明专利1项。
2021.11 陈斌老师受邀在重庆邮电大学“智能通信与网络安全研究院学术论坛”做邀请报告,题目为“Optimization of Multi-dimensional Modulation Formats for Fiber-optic Transmission ”。
2021.10 陈斌老师应邀参加ACP2021,并在Track 2: Optical Transmission Sub-systems, Systems and Technologies做特邀报告。
2021.08 陈斌老师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
近5年主持和主要参与项目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面向光纤信道非线性的多维联合编码调制研究,72万元,2022.1-2025.12,主持
2. 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面向数据中心光互连的相干传输和编码调制联合研究,6万元,2023.1-2024.12,主持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面向无线携能网络的分布式编码协作通信机制研究,24.8万元,2018.1-2020.12,主持
4. 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课题2,989万元,2021.1-2024.6,项目骨干
5. 合肥市留学回国人员创新创业扶持计划,10万元,2019-2022,主持
6. 合肥工业大学-学术新人提升计划B项目,基于多维度编码调制的非线性光信道容量研究,20万元,2020.4-2021.12,主持
7. 华为(法国研究所)创新研究计划,NLCAP: Multi-dimentional Coded Modulation for Maximizing Nonlinear Capacity in the Optical Channel,30万欧元,2017.10-2019.4,主研
8. 合肥工业大学应用培育计划项目,湖泊流域水质监测与数字流场建设关键技术,15万元,2018.1-2019.12,主持
9. 欧盟“地平线2020”项目,PATRIOT:"PUFs: Anchors of Trust in Resource-Constrained Environments",120万欧元,2016-2017,主研
教育经历
[1] 2011.9-2015.10
都柏林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博士学位
[2] 2006.9-2010.6
合肥工业大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学士学位
工作经历
[1] 2017-至今
合肥工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 ,讲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2] 2019-至今
荷兰埃因霍温理工大学,客座研究员(https://www.tue.nl/en/research/researchers/bin-chen/ ; https://research.tue.nl/en/persons/bin-chen)
[3] 2019.12-2020.1
美国诺基亚贝尔实验室,访问学者
[4] 2016.6-2019.6
荷兰埃因霍温理工大学,博士后研究员/访问学者
合作导师:Prof. Frans M.J. Willems (IEEE Fellow),Prof. Alex Alvarado
社会兼职
-
[1] 2022.6-至今
IEEE Senior Member(高级会员)
团队成员
团队名称:ICTLab@HFUT
团队介绍:本团队关注高速通信系统和信息技术领域的前沿理论和应用,目前团队有10余名研究生。
雷艺 | |
计算机与信息学院,硕士生导师。2019年博士毕业于北京邮电大学信息光子学与光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光通信、无线通信、光载无线通信(RoF)、信道编码、MIMO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等科研项目5项。 |
凌未 | |
2020级,硕士研究生,电子信息专业,本科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 - 研究方向:面向大容量光传输的多维联合调制技术; - 研究生期间共发表论文7篇,其中期刊论文4篇(OE2023,JLT2023,PTL2021,电子学报,其中2篇为第二作者),国际会议论文3篇(OFC2022,ACP2022,ICOCN2021,其中2篇为第一作者),已授权专利2项(其中一项为第二发明人); - 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 科研成果: [1] Bin Chen, Wei Ling, Yi Lei*, Zhiwe... |
梁志伟 | |
2021级,硕士研究生,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本科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 - 研究方向:光传输信道建模和多维编码调制 - 研究生期间已发表论文6篇,以第一作者/第二作者发表期刊论文、光通信顶级会议论文共计3篇(电子学报、ECOC2022、ECOC2023) - 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 科研成果: [1] 梁志伟,陈斌*,凌未,雷艺, 基于四维非线性串扰模型的单跨无中继光传输多维调制设计, 电子学报,2023. [2] Bin Chen*, Zhiwei Liang, ... |
方文凯 | |
2021级,硕士研究生,电子信息专业,本科毕业于郑州大学。已发表国际会议论文2篇,已授权专利1项(第二发明人)。 - 研究方向:基于端到端学习的信号处理算法,软判决纠错码 - 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 科研成果: [1] Wenkai Fang, Bin Chen*, Yi Lei, Can Zhao, Menno van den Hout, Sjoerd van der Heide, Chigo Okonkwo, Lin Sun, Xuwei Xue, Shanguo Huang, Experimental Demonstration of Neural Network-based Sof... |
宦正炎 | |
2018级,本科生,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在实验室期间已发表期刊论文1篇(Optics Letters,第一作者)、国际会议论文1篇(OFC2022),已获得2022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EE专业研究生offer(2022年Fall入学)。 论文成果: [1] Zhengyan Huan, Yetian Huang, Yi Lei, Hanzi Huang, Haoshuo Chen, and Bin Chen*, Model-based End-to-End Learning for Self-Homodyne Coherent System, Optics letters, 2022. (光学TOP期刊) [2] Bin ... |
赵灿 | |
2022级,硕士研究生,电子信息专业 |
殷雯 | |
2022级,硕士研究生,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 |
李清原 | |
2022级,硕士研究生,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 |
邓金鑫 | |
2022级,硕士研究生,电子信息专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