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合肥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国家级青年人才计划。主要从事高端装备智能制造工程管理领域的科研与教学工作。
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重点项目、面上项目和青年项目、“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重点专项课题、中央高校优秀青年团队专项项目、安徽省科技重大专项、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重大技术项目等。在IEEE 系列汇刊、Information fusion、KBS、IJPR、TR Part A、管理世界、管理科学学报、中国管理科学等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论文45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5项,美国PCT专利4项;登记软件著作权12项;获安徽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排名第1,2019年)、中国机械制造工艺协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排名第2,2019年)、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排名第15),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排名第2,2021年),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排队名第2,2024)。
以一流的科学研究为着力点,通过对一流科研成果的教学型转化,形成了“德育为先、能力为本、实践为径”全过程全方面的工程管理类创新拔尖人才培养方式,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排名5),安徽省教学成果特等奖2项(排名第2,4),一等奖2项(排名第1,5);获安徽省教坛新秀、合肥工业大学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一等奖;作为指导教师,指导学生获“互联网+” 、“挑战杯”、“创青春”全国>大学生A类顶级科技竞赛全国一等奖1项,三等奖3项,省级特等奖1项,金奖2项。
所在团队与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潍柴动力集团、国轩高科、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合锻智能制造股份有限公司等高端制造企业集团保持长期交流和合作。
目前团队核心攻关方向
研究方向1: 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复杂产品设计与创新 (AI for Engineering Design)
研究方向2: 基于LLM的多Agent协同机制设计与流程生成 (AI for Business Process )
研究方向3: 基于SysML的研制全过程一体化智能建模方法 (AI for MBSE)
欢迎具有电子信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机械工程等专业背景学生加入团队。
主持项目: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重大研究计划重点支持项目,92367206,基于工业互联网的复杂产品研发制造运维一体化管理技术,2024-01至2026-12,230万元,主持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面上项目,72171069,云边协同环境下复杂产品服务自适应设计与运行优化方法,2022-01至2025-12,49万元,在研,主持
(3)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战略性科技创新合作 ”重点专项项目,高端装备制造全过程的复杂系统建模与业务互联方法,2025-01至2027-12,300万元,主持
(4)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TKZBJQ数字化运维与服务保障软件(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重点专项子课题,2022-12 至 2026-12,200万元,在研,主持
(5)教育部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项目,重大装备制造智能系统技术,中央高校优秀青年团队专项项目,2023-01 至 2024-12,400万元,主持
(6)中国航发涡轮燃气研究院,航空发动机设计制造协同流程设计与优化,重大技术咨询项目,2020-07 至 2022-11,1000万元,主持
(7)安徽省科技厅,基于工业互联网的高端成形装备智能服务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安徽省科技重大专项,2017-01 至 2021-12,,100万元,主持
教育经历
[1] 2010.9-2014.4
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 | 工业工程 | 博士学位 | 博士研究生毕业
[2] 2006.9-2009.7
合肥工业大学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硕士学位 | 硕士研究生
[3] 2002.9-2006.7
合肥工业大学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学士学位 | 本科(学士)
工作经历
[1] 2021.1-至今
合肥工业大学
|
管理学院
|
教授
[2] 2018.7-2020.12
合肥工业大学
|
管理学院
|
副教授
[3] 2014.9-2018.6
合肥工业大学
|
管理学院
|
讲师
社会兼职
-
[1] 2023.4-至今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工业工程分会副主任委员 -
[2] 2023.3-至今
中国管理科学与工程学会第四届理事 -
[3] 2019.5-至今
中国系统工程学会智能制造工程分会理事 -
[4] 2021.12-至今
CNAIS第六届理事会理事 -
[5] 2022.1-至今
《工程管理科技前沿》编委 编辑部副主任 -
[6] 2023.8-至今
《工业工程》编委
其他联系方式
邮编:
通讯/办公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