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rofessor
- Supervisor of Doctorate Candidates
- Supervisor of Master's Candidates
- Name (Simplified Chinese):Dawei Zhang
- Name (English):Dawei Zhang
- Name (Pinyin):Zhang Dawei
- Date of Birth:1976-09-08
- E-Mail:
- School/Department:化学与化工学院
- Administrative Position:副院长
- Education Level:Postgraduate (Doctoral)
- Business Address:升华楼209B/427
- Gender:Male
- Degree:Doctoral degree
- Status:Employed
- Alma Mater: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Discipline:Material Science
Chemical Technology
Chemical Engineering
- No content
张大伟,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自2003年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以来一直从事锂离子电池及其关键材料研究。目前主要从事智能化工、能源化工领域的相关科学研究,取得了多项研究成果,发表SCI收录论文8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8项。先后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联合基金、安徽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等相关的科研项目。多年来一直从事工程教育背景下化工类专业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实践研究,作为主要成员先后获得国家级研究生教学成果二等奖、安徽省教学成果特等奖、一等奖等教学成果奖励。
一、教育与工作经历
1993.9-1997.7 安徽工业大学 煤化工 本科
2000.8-2003.3 安徽工业大学 化学工艺 硕士
2003.3-2005.12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材料学 博士
2005.12-至 今 合肥工业大学 教师
二、主要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1、锂离子电池及其关键材料:高性能锂/钠离子电池、锂空气电池等关键电极材料设计、合成、储能机 制及相关器件的研发。
研究方向2、新型化学电源:研发能量密度高、充电速度快、安全性高、寿命长和成本低的新一代电池体系,以满足电动汽车、智能电网和便携电子设备等未来需求。
研究方向3、人工智能+新能源材料:数据驱动新能源材料设计、优化、状态感知、寿命预测与安全诊断。
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化学工程与技术、化学工程等。
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化学工程与技术、材料学、能源与动力领域工程等。
欢迎对高性能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锂硫电池等关键电极材料的设计、合成及储能机制,以及人工智能辅助新能源材料设计及其预测感兴趣的同学报考!
三、代表性科研项目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多孔二硫化钼限域构筑过渡金属单原子催化剂及其催化机理研究,2023-2026,主持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高活性钙钛矿氧化物作为锂空气电池氧电极催化剂的设计及改性研究,2015-2018,主持
(3)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基于原位固化的PVA基固态电解质膜开发及电池技术研究,2024-2027
(4)安徽省科技攻关重大项目,高功率长寿命锰酸锂电池的关键技术及产业化,2017.1-2019.12,主持
四、代表性论文
(1)Wang, Z., Zhang, Q., Liu, W., Zhang, D.*, Yu, Y. Synergistic Zn and MoS2 Tailored Co−N/C Environments Enabling Bifunctional ORR/OER Electrocatalysis for Advanced Li−O2 Batteries. 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2025, 202425502
(2)Chen, M., Tao, J., Luo, H., Zhang, D.* In Situ Construction of NiS-MoS2 Nanoheterostructure with Interfacial Electron Redistribution for Li-Oxygen Batteries. ACS Applied Energy Materials, 2024(10), 4454-4461.
(3)Zhao, Y, Tang, W, Liu, W, Kong, X, Zhang, D*, Luo, H, Teng, K, Liu, R. Interfacial Engineering of Co3O4/Fe2O3 Nano‐Heterostructure Toward Superior Li‐O2 Batteries. Small, 2022, 2205532.
(4)Wu, S., Wu, D., Zhang, D.*, Liu, W., Luo, H., He, J., Yang, Q., Li, Z., Liu, R. Boosting the Activity and Stability with Dual‐Metal‐N Couplings for Li–O2 Battery. Energy & Environmental Materials, 2022, 5(3), 918-927.
(5)Li, X., Liu, J., Zhang, J., Wu, S., Zhang, D.*, Shui, J. Interface engineering of NiCo2O4/BCN nanotube for performance enhancement of lithium-oxygen battery.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2021, 411, 128403.
五、代表性授权发明专利
(1)张大伟; 李媛媛; 赵亚君 ; 一种阴阳离子掺杂碳包覆磷酸钒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2019-02-12, 中国, ZL201611081769.6
(2)张大伟; 杨鹏; 李学良; 姚运金; 于成龙 ; 一种阴阳离子掺杂碳包覆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2016-11-9, 中国, ZL201410141147.2
(3)张大伟; 戴俊; 贾冲; 吴卫丰 ; 锂离子电池镍锡合金薄膜电极电化学沉积制备方法, 2011-5-11, 中 国, ZL200810246164.7
(4) 张大伟; 杜真真; 杨鹏; 姚运金; 姚红宝; 张秋; 张健 ; 一种锂空气电池双功能氧电极催化剂, 2015 -3-25, 中国, ZL201310241507.1
(5)张大伟; 张宸尉; 蒋洋; 杨庆春 ; 一种钌掺杂碳包覆磷酸钒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2019-4-28, 中国, ZL 201910347765.5
(6)张大伟; 吴珊; 刘文宏; 杨欢; 李渊美 ; 一种Co-N/C@MoS-2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在锂空气电池中 的应用, 2019-9-26, 中国, ZL201910916398.6
(7)张大伟; 刘涛; 蒋洋 ; 一种磷酸盐包覆镍钴铝三元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2018-8-10, 中国, ZL 2018 10907798.6
(8)张大伟;李赛赛;罗浩;刘文宏;一种藻蓝蛋白基豌豆状钠离子电池硬碳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2024-10-24,中国,ZL2024 11493248.6
- No content
- No content
- No content
- No content
- Name of Research Group:新能源与智能化工团队
Doctoral degr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