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传兴,教授,博导,合肥工业大学“斛兵学者”特聘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教师基金获得者。现担任合肥工业大学噪声振动工程研究所所长、中国振动工程学会常务理事/振动与噪声控制专委会委员/人因振动工程专委会委员、中国声学学会计算声学分会委员、安徽省振动工程学会理事长、JTCA/《声学学报》/《振动与冲击》期刊编委等职务。主要从事噪声源识别、噪声与振动控制等方面研究。主持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XX委基础加强计划重点研究项目课题、1项XX局基础产品创新科研项目等30余项科研项目;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被SCI收录130余篇,SCI他引1000余次;获授权发明专利53项;出版学术专著1部。曾获安徽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安徽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上海市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中国振动工程学会青年科技奖、安徽省青年科技奖等奖励。
中国振动工程学会常务理事
安徽省振动工程学会理事长
中国振动工程学会振动与噪声控制专委会委员
中国振动工程学会人因振动工程专委会委员
中国声学学会计算声学分会委员
SCI期刊《Journal of Theoretical and Computational Acoustics》编委
《声学学报》期刊编委
《振动与冲击》期刊编委
1996.9-2000.7
 合肥工业大学 |
 机械设计及制造 |
 学士学位 |
 本科(学士) 
2000.9-2004.9
 合肥工业大学 |
 机械设计及理论 |
 博士学位 |
 博士研究生毕业 
2019.12-至今
 机械工程学院 |
 合肥工业大学 |
 所长 
 教授 
2016.3-2019.12
 机械工程学院 |
 合肥工业大学 |
 所长 
 研究员 
2005.12-2006.3
 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
 合肥工业大学 |
 副所长 
 研究员 
2012.4-2012.5
 声学实验室 |
 法国勒芒大学 
 访问学者 
2010.8-2011.8
 Ray W. Herrick Laboratories |
 美国普渡大学 
 访问学者 
2004.12-2005.12
 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
 合肥工业大学 
 副教授 
2004.9-2004.12
 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
 合肥工业大学 
 讲师 
团队名称: 声场全息感知与智能控制
团队介绍:合肥工业大学“声场全息感知与智能控制”团队隶属于合肥工业大学噪声振动工程研究所,该研究所成立于1984年11月,原名合肥工业大学动态测试中心,首任所长为合肥工业大学原校长陈心昭教授,现任所长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毕传兴教授。该研究所是安徽省汽车NVH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单位、安徽省汽车NVH与可靠性重点实验室共建单位、安徽省振动工程学会理事长单位,现有教师16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6人。自上世纪80年代初,该所在国内率先开展机械装备噪声/振动测试、分析与控制技术方面的研究工作,并在噪声源识别理论与方法、声辐射计算理论与低噪声设计方法、汽车NVH分析与控制、声学材料与超材料设计、机械设备故障诊断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研究成果,特别是在近场声全息理论与应用方面,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研究所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近30项,国家863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国防科工局重点项目、军科委基础加强重点研究项目、安徽省科技攻关重大项目以及横向项目100余项,近5年到校经费超过3000万。在Journal of the Acoustical Society of America、Journal of Sound and Vibration、Mechanical Systems and Signal Processing、科学通报、机械工程学报等国内外知名刊物上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SCI收录15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80余项,制定国家标准5项;获教育部、安徽省、上海市自然科学二等奖3项,安徽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中国机械工业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培养博士30多名,硕士逾500人。研究成果在中航工业602所/606所/615所/623所/624所、中船重工702所/701所/715所/715所、汉江国家实验室、东海实验室、中科院声学所、南方电网、大唐电力、阳光电源、江淮汽车、奇瑞汽车、金龙客车、捷豹汽车、合力叉车、三一重工、徐工、泰尔重工、山河智能、佳通轮胎、大陆汽车电子、康明斯发动机、核九院、美的、华为等公司和机构获得了推广应用。研究所与美国普渡大学、英国南安普顿大学、德国亚琛工业大学、丹麦技术大学、荷兰埃因霍温理工大学、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美国杜克大学、法国里昂大学、法国勒芒大学、俄罗斯中央流体动力研究院和Microflown公司等国外著名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了紧密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关系。
研究所在噪声与振动相关仪器设备方面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拥有容积为700m3的半消声室和30m3消声水池、流速可达57.9m/s的声学风洞等设施,拥有丹麦B&K公司128通道LAN-XI数采系统及PULSE分析软件、阻抗管、声级计、信号发生器、电荷放大器、传声器、振动传感器等噪声与振动测量设备,瑞士Kistler公司单向和三向加速度传感器,德国GFaI公司声学照相机,德国Head-acoustics公司ArtemiS分析软件、SQLab II 42通道数据采集前端、SQuadriga四通道数据采集前端以及HMS II.4 HEAD测试系统,德国BBM公司64通道BBM PAK噪声振动测试分析系统,比利时LMS公司Test.Lab和Virtual.Lab分析平台、12通道SCADAS XS和40通道SCADAS多功能数据采集系统,美国NI公司80通道数据采集设备和Labview开发平台,德国PolyTec公司PDV-100激光测振仪,荷兰Microflown公司PU声强探头,德国SoundPLAN公司噪声预测软件,苏州苏试DY-600-5电动振动试验系统,北京声望MPA201和MPA416传声器100余支、SA048球阵列、阻抗管、中高频体积声源以及十二面体无指向声源等测量设备和分析平台,可满足各种机械装备振动与噪声测试任务要求。
研究所特色是理论研究与工程应用并重,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并举。
邮箱:99c1e3a1c2582eacc79b3efd9eadc20df734a1ab48dbc3d5ab95014fddfbdaba57cad7b6c889c5766692e52654ad79827296837b1c551ba75700a1dbee60a37fbc24b0b29344dbc63c832a0d4d94477f7a123812dce8ed8dbc5a5bfcf310f57e303c52be3ed4076f6cf3c9a4f758614c6318aec9cc5c775bb7b2e4b2b706d28a
邮编:23ea49f7ae69ee1a055fdd07803771e825ffcf3fddeb22b2078c89992b812c12898d531b95c5bee0497a75eaf27ab4e752e089bdc1ce39996c360c96c607ae6f2ac5af5f151a998a8febbb9a771558837a8b4a98342207771e2b6019517f3021628f45b2c3767ccf10f652a225a1b700b15de192a1f79659fbc81859ff5608ce
通讯/办公地址:722bce3a206bcf97f02d4437963126c801f694520d58b0bcd38ab744819f945ce4d940dc3182a9d537f416a329f6e7ad30a63d231628ac6522619857af8af14b1f6b65ae1a2ef38c3057bcf8212a0277f17f030309b89b4cc416fc6fee96358c71e20dc0af7dd745dab80f36646e943008ddf92c2611ff6d8e782d06e00d7eca
办公室电话:ae66da94c3a818e101c932dc7683b26f564721b20ad9764af4d7afeaa2f6370d7a3fcae9f9fb3b3c0e3bddce4d2d611bf1f0b7e54a19d1fe96df395dc6cf8795fb9a24e9e15480c77bf5e6b236b08410db90ae5fb73947a2a3d54aeae08403c8d14cd5fdc4b6136de9d1b9c7cd5194c2efe7c8f9577da56d606de543e8a32a76